本屆中國國際眼鏡業展覽會上,中國眼鏡業重歸技術本位。
在第19屆中國國際眼鏡業展覽會,江蘇萬新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的“萬新”商標成為 “中國馳名商標”。由此,中國眼鏡業開始了創名牌的熱潮。按照業內預期,本屆展會的參展商將延續該熱潮,繼續品牌宣傳。然而,出乎預料的是,2007年9月18日,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內,出現在第20屆中國國際眼鏡業展覽會上的一大批中國眼鏡企業,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回歸技術本位,甚至包括以現場發布的形式推出新技術。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背后是國際眼鏡企業的帶動、中國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品牌革命后企業自身競爭能力提升三重因素的作用。”
18日下午,眼鏡業“中國馳名商標”的持有者萬新光學亦聲稱,將與美國康寧合作,在中國市場共同生產和推廣運用了全新光變視技術的鏡片產品。萬新光學對此舉的解釋為“今后,中國眼鏡的重心將進一步從加工出口向國內消費轉移,特別是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要讓眼鏡行業擺脫同質化,只有兩條路——或者是科技的創新帶來全新的產品,或者是經營管理手段的創新帶來全新的模式”。
中國眼鏡協會理事長徐云媛在本屆展會上也透露,我國眼鏡行業將加快引導“企業核心技術的開發”以及“研制中高檔產品”的步伐。而中國眼鏡協會的一組統計數據,也體現了技術因素推動下中國眼鏡的發展成果。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眼鏡總產值達220億元,同比增長14.5%%;出口總額達15億美元,同比增長29.51%%。今年1-6月,中國眼鏡出口額為9.31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在全球產業轉移中,中國眼鏡目前已經形成包括眼鏡片、眼鏡架、太陽鏡、眼鏡零配件、驗光設備、光學儀器、制造設備在內的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并成為國際眼鏡業的重要加工基地。”
“這種產業趨勢反映在展會上,除我國眼鏡企業外,本屆展會還聚集了包括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在內的22個國家的243個國際品牌,其中多數是世界頂級品牌和高科技產品。”徐云媛理事長看來,“這個展會不僅是貿易平臺,更是行業實力和行業權威性的體現。”重歸技術本位
驅動中國眼鏡企業回歸技術本位的原因在于,盡管中國是全球眼鏡的生產中心,但我國眼鏡業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展會上,一位來自深圳的眼鏡商深有感觸地向記者表示:“人們只知道,全球75%的眼鏡從香港走向世界,卻很少有人知道,香港的眼鏡70%以上產自深圳,同樣很少人知道,深圳眼鏡企業生產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眼鏡,卻只是賺了點加工費而已,利潤的大頭都被別人拿走了。”
在他看來,這種微利局面恰恰是驅動企業回歸技術本位的重要動力。“市場嚴重流失,面臨生存壓力的眼鏡企業不單要與本土企業競爭,還要與眾多國外強勢品牌爭奪市場份額。為扭轉局面,其結果必將導致我國眼鏡企業轉向,尋求技術上的創新。”
而這次展會正是這種轉型的集中體現。記者在展會現場也看到,各大鏡片廠家都推出全新概念的高技術含量產品,如依視路推出的針對21至45歲城市人群的抗疲勞鏡片;美國康寧帶來壽命更長、抗拉力效果更強的新一代變色鏡片sunsensor+;萬新光學籌備兩年,推出青少年近視控制全新解決方案——CME減負鏡。而在設備制造商領域,也展出適合更多驗光環境和功能需求的液晶投影視標,能夠制作高難度個性化鏡片的多維化磨片機……可以看出,“隨著技術本位的回歸,國內眼鏡業的分工也越來越細。企業憑借各自的獨門技藝,開始以新取勝”。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眼鏡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愿望,在這些新產品和新設備的推動下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布道者”,他們的使命就是讓新技術和新理念更快地傳播開來,轉換成新的生產力。
技術本位促成的交易機會
在國內眼鏡企業回歸技術本位的過程中,受中國消費市場巨大需求的誘惑,國際知名眼鏡廠商幾乎都已來華掘金。
根據中國眼鏡協會的統計,去年同期舉辦的中國國際眼鏡業展覽會上,有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4.5萬人到會參觀采購。展會期間,國內參展商總成交額達10億多元。按預計,本屆仍會取得良好的業績。
“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內生產商,會在展會中成為率先嘗到甜頭的對象。”證券分析師郭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他分析,國際商家越來越注重其品牌產品針對目標顧客群體的需求,注重品牌產品的鮮明特色及定位,因此初涉中國市場,大多自帶眼鏡產品設計方案。由于這些產品的設計各有特點,用某眼鏡商的話說,就是“變成客戶開發產品,我們開發技術”。
與此同時,溫州鑫豐眼鏡模具已經率先嘗到新技術的甜頭。記者從其展臺了解到,近幾年,上下線風鏡風靡國際眼鏡市場,但是其制作工藝難度大。鑫豐開發的新技術不用開模就可打樣,不僅解決傳統的技術難題,而且一次成型,具有不變形、經久耐用等眾多特點,因此搶到不少訂單。
而另一巨頭萬新光學也是嘗到新技術甜頭的企業。在和美國康寧的合作協議簽署后,萬新將成為康寧在中國內地惟一的原材料采購商。
對于這些率先嘗鮮的企業優勢,康寧視光學部全球銷售經理PhilippeEngel一語中的:“豐富的市場經驗,強大的渠道,特別是領先的技術設備,可以很好地幫助外來企業迅速打開中國市場。”
本文關鍵字:眼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