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經科技部、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并于10月15日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了揭牌儀式。
"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之一,是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委在2006年開始籌建的、開放型的、國家級創新性高端科學研究的基礎平臺。中心由清華大學本部、國家納米中心分部和北京工業大學分部組成。"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本部位于清華大學主樓東配樓。吳波爾、陳吉寧和葉恒強院士分別為中心的領導小組組長、管理委員會主任和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心主任是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朱靜教授。
揭牌儀式上,科技部條財司司長王偉中講話并宣讀了命名函,王偉中司長、科技部條財司巡視員吳波爾、北京市科委副主任王榮彬、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陳吉寧、教育部科技司處長李渝紅共同為中心揭牌,會后參加揭牌儀式的領導參觀了中心的核心儀器——正在安裝中的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
中心本部有中科院院士一名、長江學者兩名、教授一名、副教授一名、高級工程師四名、技術員一名,博士后和研究生二十余人。
中心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帶動高質量的技術服務、高效率的設備運行和設備與知識的資源共享,為解決國民經濟與國防發展中重要的科技問題提供一流的技術支持。中心從事新材料的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研究、納米材料和器件的結構和性能的原位測量、物質認知科學研究、電子顯微學前沿理論和方法研究等研究,目前,中心本部承擔了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行動計劃中的高速列車車軸的研制項目,并承擔了973項目2項,重大科學研究計劃1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等科研課題。
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納米中心、國家大型儀器中心、北京科委等部門的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國內外電子顯微學界人士,還有清華大學科研院、設備處、材料院、材料系、985辦公室等單位的負責同志共160余人出席了揭牌儀式。
中心擁有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第一臺球差矯正透射電鏡Titan 80-300, 它的信息分辨率為0.08納米,掃描透射分辨率為0.136納米,能量分辨率為0.7電子伏特。具有做電子衍射、會聚束衍射、納衍射、X射線能譜分析、掃描透射像、原子序數襯度像、電子能量損失譜、能量過濾像、羅倫茲電鏡和電子三維重構像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