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的使用視頻下載地址:http://www.huotutu.cn/xiazai1.htm 您也可以直接從url下載:http://www.huotutu.cn/download/顯微鏡的使用-上海光學儀器廠.rar
以下為顯微鏡使用的文本說明: 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光度的調節,二是焦距的調節. 使用步驟如下:
1. 顯微鏡應直立放在離桌面 3 - 4 公分處,對著胸前便于操作. 2. 插上電源線,同時打開鏡座邊緣上的主開關. 3. 旋轉物鏡轉動器,使低倍鏡和鏡筒成一直線,旋轉粗調節輪,使物鏡和載物臺的距離約 5 mm左右. 4. 再旋轉鏡座上的光強調節鈕來調節光的強弱,把燈光調節較佳狀況即可. 5. 把要觀察的切片放在載物臺上,用推進器卡住切片,并使切片中的標本正對準通光孔的中央. 6. 觀察任何標本切片,必須先用低倍鏡,因為低倍鏡視野大,容易找到標本和需要觀察的部位. 7. 用粗調節輪定焦距,使低倍鏡向下移動至標本約 5 mm左右.用雙眼看目鏡并使粗調節輪慢慢上升,直到能清楚看到標本為止.(雙目鏡的距離也可以調整.兩條視線合并為一視野). 8. 在低倍鏡觀察的基礎上,然后再觀察細微結構,可轉動鏡頭轉換器,可換成 20 ×、 40 ×等的鏡頭來觀察,這時的鏡頭,幾乎接近蓋玻片,在此只能用微調來調整焦距,直到清楚為止,絕對不能再用粗調來調整,否則,會壓壞切片標本,切記! 9. 若用油鏡頭( 100 ×)觀察,首先要滴上一滴香柏油再被觀察的玻片標本上面,再換成油鏡頭,這時的油鏡頭全部接觸玻片,只能動微調.用完后,用清洗劑沾紗布把油鏡頭擦拭干凈. 10. 用后取下切片,關掉開關電源,拔下電源插頭,把顯微鏡清洗干凈,再套上罩子即可. 11. 顯微鏡上的任何部件,不該動的絕對不要亂動,有問題找專業人員排除. 12. 絕對不要打開目鏡頭,物鏡頭,如有問題,找樓層負責人維修.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 使用方法: (一)顯微鏡的主要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 A.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于鏡柱,一端連于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接于棱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準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鏡臺(載物臺):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臺上裝有玻片標本推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臺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臺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調節器(粗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臺作快速和較大輻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于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調節器(細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臺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B.照明部分 裝在鏡臺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其作用是將光源光線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經通光孔照明標本,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于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于光線較強時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鏡臺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其作用是把光線集中到所要觀察的標本上.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片透鏡組成,起匯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并使光線射入物鏡內,鏡柱旁有一調節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節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以調節光量.
C.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較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較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在物鏡上,還有鏡口率(N.A.)的標志,它反應該鏡頭分辨力的大小,其數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鏡的鏡口率如下表:
物鏡 鏡口率(N.A.) 工作距離(mm) 10× 0.25 5.40 40× 0.65 0.39 100× 1.30 0.11
表中的工作距離是指顯微鏡處于工作狀態(物象調節清楚)時物鏡的下表面與蓋玻片(蓋玻片的厚度一般為0.17mm)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物鏡的放大倍數愈大,它的工作距離愈小.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如物鏡為10×,目鏡為10×,其放大倍數就為10×10=100.
(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時從柜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臺上,鏡座后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于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準鏡臺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準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臺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后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mm處,應注意在上升鏡臺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臺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后,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臺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臺.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較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并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后,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3.油鏡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油鏡之前,必須先經低、高倍鏡觀察,然后將需進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視野的中心. (2)將集光器上升到較高位置,光圈開到較大. (3)轉動轉換器,使高倍鏡頭離開通光孔,在需觀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轉動油鏡,在轉換油鏡時,從側面水平注視鏡頭與玻片的距離,使鏡頭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壓破載玻片為宜. (4)用左眼觀察目鏡,并慢慢轉動細調節器至物象清晰為止. 如果不出現物象或者目標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區之外重找時應按:低倍→高倍→油鏡程序.在加油區內重找應按:低倍→油鏡程序,不得經高倍鏡,以免油沾污鏡頭. (5)油鏡使用完畢,先用擦鏡紙沾少許二甲苯將鏡頭上和標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鏡紙擦干凈.
(三)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臺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藥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臺,如果沾污應立即擦凈.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準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6.要養成兩眼同時睜開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7.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8.使用完畢后,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其步驟是: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臺,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臺柜內.較后填寫使用登記表.(注:反光鏡通常應垂直放,但有 時因集光器沒提至應有高度,鏡臺下降時會碰壞光圈,所以這里改為平放)
本文關鍵詞:顯微鏡使用,顯微鏡,教程
相關顯微鏡的使用和維護文章: 教程:顯微鏡的基本使用方法(附視頻) 生物顯微鏡常見故障的排除和保養 顯微鏡的維護與保養 介紹顯微鏡油鏡的使用中的維護和使用方法 [本站推薦]幾種顯微鏡存在的主要象差和消除方法
上海光學儀器廠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