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學家用一種數字全息顯微鏡(DHM)捕捉到了透明活細胞的相位圖.Lausanne大學研究組用此系統繪制了一只活老鼠神經細胞的3D圖,坐標精確度在160-320納米之間.
"主要的挑戰就是使我們的系統在工作時能將來自光源的噪聲降到較低",他透露說.
研究者們將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并組建了一家公司,以生產和銷售DHM繪圖系統.
Marque認為他們的技術比傳統干涉顯微鏡更易操作."經典的干涉測量技術是基于相位測量程序,那需要獲取多個干涉圖和相位調制方法",他解釋到."這些技術限制解釋了為什么很少有人在提取活細胞的實時圖象時采用干涉測量相位的測量技術".
大多數生物樣本,特別是活細胞,多是透明的,當觀察它們的顏色和吸光率時,往往與背景相差不大.生物學家幸運的發現,這些樣本能改變探測光波的相位,這個性質被應用在了瑞士研究組對DHM系統的開發上.
 |
 |
老鼠神經細胞圖 |
顯微鏡 |
Marquet指出直到較近,數字全息作為一種實時光學技術,其較主要的障礙就是電腦的處理能力.因此,研究者們采用了一臺3GHz處理器的電腦來重組他們的全息數據,并將其以每秒5-7幅圖的速率轉換為3D圖.
"數字程序代替了復雜光學調適過程的需要,并且讓我們糾正顯微鏡物鏡產生的像差",科研者Pierre Marquet說."它還能模擬出光學元件如透鏡和濾光鏡重組波前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