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顯微鏡在各領域中的應用都非常廣泛,在植物細胞的觀察研究中,通過染色可以更清晰地觀測到細胞的形態及結構。在實驗匯總發現,熒光顯微鏡還可以直接(不做任何處理)觀察植物葉的氣孔器,而且能觀察到氣孔的變化情況,為熒光顯微鏡找到了一種新用途。 熒光顯微鏡是利用特定波長的光照射被檢測物體長生熒光進行鏡檢的顯微光學觀測儀器。 1. 熒光顯微鏡在各領域的應用 (1) 熒光顯微鏡的應用包括一般熒光染色和免疫熒光染色方法,熒光染色方法可以顯示細胞內的各種成分,特別是對細胞內的兩種核酸(DNA或RNA)及酸性粘多糖有較強的特異性和熒光方法的敏感性,作為一種良好的細菌化學方法。免疫熒光方法是把免疫學的特異性和熒光方法的敏感性,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或實驗手段,廣泛地應用于醫學領域內各種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診斷,如組織細胞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病理學的研究以及自身免疫病診斷。20世紀30年代熒光染色即已用于細菌、霉菌等微生物及細胞、纖維等的形態觀察和研究。40年代創造了熒光燃料標記蛋白質的技術,這種技術現已廣泛應用于免疫熒光抗體染色的常規技術中,可檢查和定位病毒、細菌、霉菌、原蟲、寄生蟲及動物和人的組織抗原與抗體,可用以探討病因及發病機理,如腎小球疾病的分類及診斷等。 (2) 熒光顯微鏡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利用某些物質在短光波照射下即可發生熒光的特性,對植物細胞用熒光顯微鏡進行觀察研究。如細胞內大部分脂質和蛋白質經照射均可發出淡藍色熒光,而葉綠體發出火紅色熒光。但大部分物質仍需要用熒光燃料(如吖啶橙、異硫氰酸熒光素等)染色后,在短光波照射下才能發出熒光。如線粒體、微管等細胞器,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很難觀測到,而通過染色及熒光標記后,就能夠很清晰的進行觀測研究。現在在植物細胞凋亡機理的研究中對線粒體進行染色后,用熒光顯微鏡能夠很清晰地觀察到活細胞核呈黃綠色濃聚在核膜內側,可見細胞膜呈泡狀膨出及凋亡小體。利用熒光標記技術顯示微管,可以在多種植物生殖細胞內清楚地看到微管骨架的存在。 2. 植物觀察中的新用途 在熒光顯微鏡的管理和使用中發現。用熒光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為熒光顯微鏡找到了一種新的用途。具體方法如下: (1) 打開電源開關,與此同事,電源指示綠燈點亮,點燃2~3min后,光線將穩定。 (2) 燈位調中,落射式熒光顯微鏡在物鏡轉換器上裝上定心屏調節燈位中心。 a. 打通光路,將光路中擋光板放在光完全通過的位置。 b. 視場光闌“F”和孔徑光闌“A”旋到較大位置。 c. 將物鏡旋出光路;并從物鏡轉換器上拆一個防塵帽蓋,裝上定心屏,就在定心屏上出現弧形圖角或其他圖像。 d. 用調焦柄(在燈室前)對弧形進行調節,使其達較清楚,并通過燈泡調中螺絲對弧形調中。 (3) 熒光觀察:為防止紫外線進入人的眼睛,在鏡檢中必須使用UV遮光罩。使用遮光板遮擋可見光。 3. 結論 在紫外光激發下,葉綠體發出火紅色熒光,氣孔發綠色熒光,保衛細胞呈黃色或黃綠色,且形狀大小非常清晰,兩保衛細胞內的火紅色葉綠體則環繞氣孔排成一圈。表皮細胞內的葉綠體數量要比葉肉細胞少,所以在熒光顯微鏡下看不到表皮細胞。通過大量試驗證明,單子葉,雙子葉,裸子植物大都適用于這種方法而且效果較好。 熒光顯微鏡的這一用途,在觀察植物葉片氣孔的形態、密度、開閉程度等方面,操作方法簡單,即節省時間又節約經費,且觀察效果好。
本文關鍵詞:熒光顯微鏡,新用途
原文地址:http://www.huotutu.cn/news/201147101326.htm
相關文章
熒光顯微鏡詳解 熒光顯微鏡的原理、結構特點和使用方法 熒光顯微術的技術應用 熒光顯微鏡的光學系統必須完成兩個主要功能 熒光顯微鏡是熒光顯微鏡檢術的專用工具 熒光顯微鏡的使用注意事項 熒光顯微技術實現深層觀測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