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操作減少脊柱腫瘤手術術中血較多問題
主要原因有
(1)大多數腫瘤瘤體血供豐富,如肝癌、腎癌、肺癌等轉移性惡性腫瘤,原發性腫瘤如骨巨細胞瘤合并動脈瘤樣骨囊腫往往出血量很大。
(2)脊柱腫瘤手術范圍大、時間較長。
(3)腫瘤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礙。
在顯微鏡下操作,圓錐以上盡量不用 減少術中出血是基本手術技術,但是教科書上寫的并不多,大家多是代代相傳學到的,各家有各家長處,班門弄斧,也來聊聊我的體會
1、明白的手術目標是減少出血的較關鍵因素,診斷和治療目的不清楚,匆忙上陣難免會增加醫源性出血和損傷;
2、解剖了熟于心是減少出血的根本保障,一個腦袋里沒有神經血管的外科醫生,說是屠夫不如也不為過,這點可以參考庖丁解牛的故事;
3、手術入路是經典的好些,倒不是說經典不能改,醫學知識不論古今中外,大都是患者的鮮血和醫生的汗水換來的,大多還是有益醫患的,開刀前復習顯微鏡下解剖和手術圖譜,一定開卷有益;
4、止血無一定之法,總是要減少創傷又有效為上,脊柱手術因為神經的問題,一般不宜大動作,雙極電凝、棉片、明膠海綿是多數醫生的三板斧,屢試不爽,前面戰友說的很精彩,但是明膠海綿的使用還是應該謹慎,畢竟異物,是否增加感染機會是個尚待研究的問題,但確實聽聞有不合格被污染的產品流入市場,總是謹慎要緊;
采用控制性降壓,術中將平均動脈壓控制在60mmHg左右,可以明顯減少術中的出血及滲血
5、雖然有自體血回輸,先不論其并發癥,術中不止血或者忽視止血并不能節約時間,清晰的手術野,不僅微創,也提高手術的效率和質量,總體上是節約時間的,慢即是快說的就是這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