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化石的切面照片?在學術界做化石的切面照片,
通常要找人先磨成可透光的薄片,黏在載玻璃上,然后用透光式的顯微鏡去看去照相,這種方法當然有其必要,可是,從業馀的玩石家角度來說,不要說通常沒有整套的顯微鏡和攝影設備,連想磨成可以透光的薄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不過,我們業馀玩石家,其實還是可以拍到化石切片的照片,我們不用透光式,改用反光式攝影,結果應該沒有差多少;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要看的化石,先用粗(100目)再用細(1,000目)砂紙磨平,然后拿家裡小朋友玩的塑膠泥土把它固定在翻拍架底座適當位置上,就可以拍攝到該化石的(反光式)近拍切面;記得,盡量保持此切面平行于相機的感光晶片。
上面那張照片,就是較好的實證,一根直徑大約只有5毫米的恐龍小骨頭,在80X放大之下,骨頭骨質、血管、骨髓部份等等等,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比對于下面這張照片,直徑略同的“骨頭狀”化石,外型很類似,可是內部結構完全不同,哈!這會是什麼碗糕呢?原來是恐龍的腱化石,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哼!怎么會在同一個地點,找到一般恐龍的化石,也找到恐龍腱呢?恐龍腱只有鳥腳類的恐龍才有的,竟然出現在大部份是原蜥腳類恐龍的地方,真是個有趣的發現啊!
鳥腳類恐龍才會有的恐龍腱化石切面
再來一張更有挑戰的成果照片,這是一根我發現的世界較古老恐龍胚胎,大約二億年前的恐龍胚胎之肋骨,其直徑你自己看照片的比例尺好了。
這跟恐龍胚胎肋骨的直徑,不到1 mm!
相關資訊: 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顯微鏡節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