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孔隙大小不一-粘重土壤特征觀察顯微鏡
土壤孔隙大小不一。粗大的土壤顆粒形成大孔隙,細小的土壤顆粒奶粘
粒則形成小孔隙。反過來說,在質地細小的表層土壤中,孔隙總量卻較大而
容重一般較低。這個看起來似乎矛盾的論斷可以很容易得到解釋。因較大
的巖石碎片中土粒之間存在的孔隙比小的巖石碎片形成的孔隙要大,而較小
的巖石碎片雖然含有較小的孔隙,但由于單位體積有較大量的土粒彼此接觸
因而具有較大的總孔隙量。當土壤表層較細小的部分如粘粒占優券時,單個
的孔隙進一步變小,而孔隙總量卻繼續增加(在亞表層可出現例外情況,這里
內部的孔隙常常被膠體物質或遷移下來的粘粒堵塞,或者土壤在耕作時被機
器壓實)。孔隙的大小對于土壤水分的滲透、貯存和通氣性是非常重要
的。大孔隙(非毛管孔隙)使水分很快滲入土壤之中,但這種水分也會很快從
大孔隙流走,水分貯存因此大大降低。這就說明為什么在濕潤地區砂土上會
出現某些抗早的植物,因為植物首先依靠貯存在土壤中的水分,沒有足夠的
水分貯存則會在降水間歇時期對植物造成嚴重的困難。
小孔隙—是粘重土壤特有的毛管孔隙,會限制水分向土壤滲透。水分
通過微小孔隙的流動很慢,同時來自根區的排水也很慢——說明土壤具有較
高的特水量。由于水分容易從大的孔隙排出,大孔隙中通常充滿了空氣因此
常常叫做通氣性孔隙。微孔隙一般很小,以致包圃土粒的毛細管水膜會使孔
隙的水分達到飽和因此,一般稱為毛管孔隙。孔隙的大小和總量都是土壤的
重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