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土粒有許多不同形狀的孔隙
膠體一詞是指分成為亞微觀(指普通顯微鏡下看不出的——譯注)顆粒
的物質(zhì)。這樣的顆粒比一般的分子和離子要大些。一種物質(zhì)的這樣顆粒均
勻地分布在另一種物質(zhì)中,就形成了膠體系統(tǒng)。
正常土壤中沒有光滑的毛細管,同時土粒也不是光滑的球體。事實上,
是有許多不同形狀的孔隙,所以水一空氣間的彎曲界面也是不同形狀的。上
述關于界面上下壓降和曲率主要半徑的方程是從簡單的曲率得出來的。在
復雜系統(tǒng)中,吸引力使得水被吸附在所有的表面,不論其形狀如何。只有在
濕潤的土壤,彎曲的水界面才有較大的影響。在榷物中,它可能出現(xiàn)在葉一
大氣和根一土壤交界處,但既使是在這些交界處,植物固體對水的吸附也可
能是更為重要的。
土壤對水的親合力可以用水在光滑毛細管中上升的當量的高度表示
。它也可以用在水一空氣界面下的當量的壓降表示,這個壓降將使土壤中處
于界面下的水具有一定勢能。上述概念曾導致一些人相信,土壤中的水是在
光滑的毛細管中,處于負壓之下,這是一種自然界中極可能不會出現(xiàn)的情況
。在較干燥的土壤,可能較好的是認為水是被吸附和保持在士粒表面和土粒
間的接觸點,有一定的親合力,親合力用基模勢表示。在植物中,習慣上曾以
跨越一個理想半透性膜的滲透壓來表示這個吸力。這樣的概念也曾引起誤
解,以致有些人相信上述滲透壓是一個真實的壓力,而實際上它不過是水在
系統(tǒng)中的狀態(tài)一個當量的說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