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土水勢技術精確的測定實驗分析顯微鏡
為了使土壤水結冰,把土壤樣本在低于它的冰點幾度之下冷卻。當土壤
開始結冰時,只是一小部分水結冰。結冰過程中放出的熱(融解熱)溫熱了其
余的土壤水、土壤固體和剛剛形成的冰;結冰的水量恰好足以溫熱整個土壤
樣本使其達到外顯冰點。這時測定的溫度指示土壤的外顯冰點溫度。通常
用一個快速反應的裝于電橋線路中的熱敏電阻減用一個熱電偶作為溫度計,
其輸出可以由儀表讀出或記錄下來。
但是,這種測定土水勢的技術,只能在不要求有精確的測定值時才能使用
。有幾個因素限制了這個方法的準確性。外顯冰點似乎與過冷的數量有關
。這種異常情況還沒有了解清楚,而且還沒有一個成功的方法來避免或校正
它。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水結冰時從土壤中析出,以致減少了留在土壤中的
液態(tài)水。留下來的土壤水的水勢便隨水分特征曲線下降,因而使得冰點不斷
下降。如果這種解釋是正確的,只有從土壤中凍結的水量是無限少量時,才
有一個正確的、準確的冰點溫度值。但是現在還不可能有一種技術,在沒有
結出有限數量的冰就能觀察出土壤水的冰點溫度。然而,凍結析出的水量越
少,引起冰點的改變也愈小。在濕土有少量水結冰出來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計
,但如果土壤愈來愈干,析出一定量的水結冰對冰點溫度的影響就會愈來愈
大。
在較干燥的土壤還遇到另外一個問題,要在核晶點凝集足夠的水進行結晶
是因難的。這個問題可以由比較基模勢的作用與溶質勢的作用便可以說明
。因基模勢造成的接近永久萎蔫點的土壤,很難觀察到它的冰點。而另一方
面,當溶質勢等于婁慈點的量值時,其冰點就不難確定了。
由于這些問題和可能還有其他問題,冰點法只能用于不需要準確了解土
壤中水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