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電阻率礦物巖石樣品分析圖像顯微鏡廠家
在測量密封儲存樣品或用非水基泥漿鉆井取心的樣品的電阻率時,所
用的巖樣夾持器必須使在巖石表面層能夠鉆1—2mm深的孔眼。這個要求主
要是由于巖樣表層被不導電泥漿浸泡,不便于測量電阻率。在這種條件下
,巖樣夾持器結構中一般應用針狀電極,它與導電介質可獲得更為可靠的
接觸。
所測巖樣的準備工序如下:首先收集整套樣品,即收集的樣品要包括
所研究儲集層的典型樣品,也要有非儲集層巖石的圍巖樣品,還要包括所
研究地區整個孑L隙度覆蓋范圍的樣品。所選的研究樣品都要加工成柱狀或
立方體(便于研究各向異性),并要有精確的長度和截面積。巖樣加工過程
中不應發生破裂、形成孔眼和洼坑。
在測量電阻率之前,從巖樣中要抽提殘余油、洗鹽,在100~C下烘干到
質量穩定。然后巖樣在真空中用一定的礦化度溶液飽和。在測量之前,樣
品必須在盛有飽和溶液的密封容器中儲存,以免蒸發和與此有關引起的溶
液礦化度變化。測量前,把樣品從溶液中取出,用濕濾紙從側面擦拭,直
到看出不光澤的面出現(為的是消除表面導電性),再放入巖樣夾持器。
為了減少極化效應的影響及減小電極附近電阻的變化,廣泛采用交流
二極法測定盧值。在交流電場中,隨著電流頻率的增加,電極效應與體積
極化的作用也隨之減小。但是,用交流電測定尸值時,必須考慮由于交流
發電機與測量儀器沒有共同的接地點而產生的電容效應,且該電容效應隨
著交流電頻率的增高而增大。用低頻電流測定標本電阻率時,可采用電橋
法,用射頻電流時,則可采用電橋法、諧振法和脈沖法。對于耗電大的巖
石,則使用電阻和電容并聯的橋式電路,對耗電小的巖石,則使用電阻和
電容串聯的電橋線路。采用低頻時,平衡電橋的指示器系用真空管伏特計
或示波器,采用高頻時,則可使用無線電測量,諧振法測量電阻率是基于
電路品質因素的測量。脈沖法用于測量高阻巖石的電阻率。基于脈沖原理
的線路圖中,不存在極化效應、電容效應和發熱問題。測量了衰減振蕩兩
個相鄰的振幅值,就可以求出巖石電阻率,因為諧振回路振蕩是按品質因
素所決定的規律衰減的,而品質因素又與巖石的電阻率有關。
除用上述的二極法和四極法測定電阻率外,在實際工作中還采用電位
法,巖石電阻與標準溶液比較法等方法。
2.巖石露頭電阻率的測定
為了獲得自然埋藏狀態下巖石電阻率,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采用小四
極對稱排列裝置,在巖石露頭或經勘探工程(如探槽、坑道等)揭露的人工
露頭上進行測定。這種方法通常稱為露頭測定法。測量裝置應布置在較平
坦、未經風化的巖石露頭的1/3范圍內。在這種情況下,該巖石露頭相對
小電極距來說,可以視為均勻、各向同性的半無限介質,因而測得了電位
差、電流和電極距的大小,便可計算得到所測巖石的電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