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鹽巖礦物碳酸鹽巖儲集層礦物分析顯微鏡
碳酸鹽巖的成巖作用很復雜,主要是因為碳酸鹽巖的礦物不穩定,加之
有較大的原始滲透率,使其對具有滲透反應的流體很敏感。
碳酸鹽巖幾個突出的物理性質:原生孔隙一般高于陸源砂,在40%一70
%之間,它既有粒內孔隙也具有粒間孔隙,但碳酸鹽巖儲集層最終孔隙只
有5%一15%,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原生孔隙,大部分是各種不同的次生孔隙
,即印模、空洞、晶間孔隙,而且同一巖石內單個孔隙的形狀和大小變化
很大。和砂巖不同,在孔隙體積、幾何形態和顆粒大小、形狀和分選性之
間,對應關系不大。由于巖石在一千小體積內物理性質就變化不定,所以
需要從整個巖心而不是一小塊巖石來測量其孔隙度和滲透率。要正確計算
碳氫化合物的儲量和有效產量,廣泛取心是必要的。
結晶作用,狹義地講,意指孔隙壁上生長的簇狀方解石,它充填于結
晶巖的粒內和粒間孔隙之間,這自然會引起孔隙度的減小。另一方面,新
生變形作用能增大、減少或保持原生孔隙度。重結晶作用,是礦物未受變
化的新生變形作用,故孔隙度類型和數量不會因為重結晶作用而發生重大
的變化。如上所述,最早的成巖作用是文石變為方解石,此種作用能使巖
石體積增大,因而能降低孔隙度。第二種常見的新生變形作用是方解石變
成白云石,白云石化作用能使全部巖石收縮13%,正是這種“收縮作用,
,造成白云巖產生晶間孔隙,使之成為有效的油氣儲集層。相反,白云石
轉變成方解石,會降低其孔隙度,這口叫脫白云石化作用,或叫方解石化
作用。
淋濾是形成次生孔隙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溶解孔隙可能是由于基質、
膠結物或一定顆粒類型選擇性地溶解生成的;空洞孔隙是孔隙遭受溶解使
其邊界切穿了原生組構的結果;印模孔隙指的是特殊顆粒的選擇性溶解所
產生的孔隙,如鮞粒印模孔隙、生物印模孔隙等。碳酸鹽巖另一個成巖作
用類型是硅化作用,灰泥的硅化其巖石物理學意義不大。在灰巖和礁巖中
,硅化作用如發展到形成玉髓膠結物,便可成為原生孔隙的重要破壞者。
氧化硅的新生變形作用,或者以整個巖石的交代作用出現,或者有選擇性
地形成硅化礦物,這種轉變一般都是單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