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和剛玉質制品顯微結構分析顯微鏡
顯微結構與生產工藝及制品性能之間關系
耐火材料顯微結構的形成,是由生產工藝過程中的各種物理化學變化(
包括:熔融—凝固,固相反應,燒結,晶體長大,玻璃體分相和析晶,固
溶體脫溶,介穩分解,蒸發,揮發和溶解等)和機械加工(包括原料的破粉
碎,混合料的配制及拌和、成型等)的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同類型耐火材料
顯微結構的差異將影響耐火制品的技術性能和使用效果。因此,在生產工
藝—顯微結構,性能三者關系中,顯微結構處于核心位置
人們可通過調整工藝參數來設計合理的顯微結構,或通過調整顯微結構
以提高耐火制品的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近30年來,工藝—顯微結構—性
能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構成了材料科學的熱門課題。
耐火材料與冶金、玻璃、水泥、陶瓷和化學工業等均有著密切的關系
,耐火材料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些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質量;
反過來,這些工業的發展以及新技術的采用,又促進了耐火材料的技術進
步和新產品開發。例如,由于高爐和熱風爐的大型化和強化作業,發展了
碳化硅—石墨、氮化硅結合的碳化硅和剛玉質制品;煉鋼工藝采用爐外精
煉技術,促進了共同燒結和再結合型鎂鉻系列耐火制品的研制與應用;又
如,為了提高玻璃熔窯的熔化率、玻璃質量和窯爐作業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