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水泥漿體的微觀結構分析顯微鏡
混凝土的力學性能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骨料的性能、硬
化水泥漿體的性能和骨料與水泥石界面的性能所決定。對于普通混凝
土而言,由于骨料的抗壓強度通常大于水泥石的抗壓強度,所以當混凝
土受壓時,首先在薄弱的骨料-水泥石界面出現界面黏結裂紋,與此同時
,水泥石內部也形成了微裂縫,在應力的持續作用下這些微裂縫逐漸延
伸和擴展,并連通形成宏觀裂縫;水泥石內部的損傷也不斷積累,最終切
斷了和粗骨料的連接,混凝土的整體性能遭受破壞而喪失承載能力。而
輕骨料混凝土骨料抗壓強度常小于水泥石的抗壓強度,當受壓時輕骨料
混凝土的破壞首先從水泥石的微裂紋開始,接著擴展并貫穿整個輕骨料
,通常以輕骨料斷裂為主要破壞形態。對于制備性能優良的輕骨料混凝
土,輕骨料自身的強度是一個關鍵條件。
混凝土中水泥漿體的微觀結構與宏觀力學性能的研究目前還處在初
級階段,
1.硬化水泥漿體由水化硅酸鈣、氫氧化鈣、硫鋁酸鈣、未水化熟料
顆粒固體組成,總孔隙包括C-S-H凝膠孔隙、毛細孔和氣孔組成;2.在標
準養護條件下,硬化水泥漿體的水化產物的物理性能不完全取決于波特
蘭水泥的化學組成;3.硬化波特蘭水泥漿體的微觀結構和性能主要取決
于水灰比和水化程度。水化程度一定時,水灰比決定了毛細孔隙率,當
水灰比一定時,水化程度又決定著水化產物的數量和毛細孔隙率。如果
水灰比和水化程度相同,不同類型的波特蘭水泥的微觀結構和性能近似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