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用砂鑄件壁厚樣品分析圖像顯微鏡廠家
用冷鐵加速厚壁部分的冷卻,促進凝固,防止產生縮孔
由于冷鐵嗆火有時也產生氣孔,原則上鑄鐵件不用冷鐵也沒問題
。但是,使用冷鐵時必須注意以下要點:
(1)局部冷卻慢有可能產生內縮孔、外縮孔和組織粗大等缺陷時,
可局部加速鑄件的冷卻以防止上述缺陷。 ;
(2)有銹的冷鐵是產生氣孔的原因,為防止氣孔,要清理冷鐵表面
,薄薄涂油、并將油燒掉。
,(3)在濕型或表面干型中,水蒸汽在冷鐵表面凝集是產生氣孔的
原因。所以,合箱后應該盡快的澆注。并作前項所述的處理。
(4)冷鐵用過幾次后漸漸失去效果,而且,不要使用表面產生了細
小裂紋的冷鐵。如果冷鐵的厚度小,冷卻效果就差,冷鐵過厚寸,冷
卻效果大,但容易產生激冷。一般認為冷鐵的厚度應是鑄件壁厚的2/
3—1/2。在內澆口附近放置的冷鐵,往往會過熱, 既削弱冷鐵的作
用, 又會使冷鐵熔化。激冷軋輥是使用冷鐵的鑄件,用于軋輥鑄造
時使用的冷鐵,比一般使用的冷鐵要厚,其目的是為了使鑄件表面白
口化。
產生龜裂并不是因為過早打箱產生激冷造成的。
由于鑄件的形狀、壁厚、材質、打箱后粘砂情況等各種原因,
使鑄件各部分冷卻速度顯著不同, 因而產生收縮變形。這就是產生
龜裂的原因。如果發現龜裂部分是白口,那就應該認為是鑄造凝固時
的問題。
澆注方案不只限于直澆口、橫澆口、內澆口、冒口等組成的澆注
系統,而且還應該包括模型、造型,鑄造用砂等,可以說是與整個鑄
造過程有關系。
對于薄板件也有圖所示那樣的翹曲。但一般說來是向箭頭相反的
方向翹曲。
敞型澆注后鐵水冷卻時,和空氣接觸的鐵水表面,其冷卻速度比
與砂型接觸部分快。因此,平板的上表面先開始凝固,隨著凝固而產
生收縮,向箭頭方向翹曲。與砂型接觸部分,開始凝固比表面部晚,
然后也逐漸開始收縮,但是,那時表面部分已凝固終了, 收縮的程
度是砂中那部分大。所以,其結果是最終凝固部分的方向,換句話說
,是向箭頭相反的方向彎曲。
使用上型時,如各部分均勻冷卻,則不產生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