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硬度摩擦磨損鐵譜分析圖像顯微鏡
摩擦磨損
摩擦的實質 兩固體表面直接接觸時,由于各自表面都存在著不
平度,實際上只有它的凸峰才參與相互接觸,因而實際接觸面積很小
。在承受正壓力的同時又發(fā)生相對切向滑動時中,有可能由兩表面的
金屬共同形成新生晶格。在此情況下,這些接觸點處便發(fā)生粘著現象
。但在相對滑動過程中必然又把這些粘著點撕開(剪斷)。這種剪斷所
需的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2.當相互摩擦物體的材料硬度相差很大,硬質材料的凸峰就會嵌
入較軟的材料中。在相互滑動時,硬的凸峰將在較軟的材料上切削(挖
削)出一條溝槽來,這種切削阻力構成了摩擦力。
3.兩物體的實際接觸表面由于緊密貼合,會產生分子引力。相對
滑動時還必須克服這種分子引力的作用。
以上三者,構成了摩擦力產生的基礎,涉及摩擦現象的本質。
摩擦的分類 對于摩擦可從各種不同角度來分類,就機械結構而
言,主要有如下兩種分類方法:
1.按摩擦副的運動形式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前者是兩物體
接觸表面相互滑動時的摩擦,后者是一個物體在力矩作用下沿另一個
物體表面滾動時的摩擦。
2,按表面潤滑狀況分為干摩擦、半干摩擦,邊界摩擦,半液體摩
擦和液體摩擦。
干摩擦是指物體接觸表面無任何潤滑劑存在時的摩擦,邊界摩擦
是兩物體表面被一層具有潤滑性能的極薄的邊界膜分開時的摩擦;液
體摩擦是兩相對運動的物體表面完全被潤滑劑隔開時的摩擦,此時物
體表面相互脫離,僅存在著潤滑劑內部的摩擦,半干摩擦是指同時存
在著干摩擦和邊界摩擦的情況:半液體摩擦是指同時存在著邊界摩擦
和液體摩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