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粒的幾何形狀與大小粗糙度分析顯微鏡
磨粒磨損的影響因素
1.材料性質和組織 材料的硬度與其磨粒磨損性能密切相關。而
不同的金屬熱處理狀態其硬度對磨損的影響程度不同。純金屆或未經
熱處理的鋼其磨粒磨損的相對耐磨性與它們的自然硬度戍正比,經過
熱處理的鋼其耐磨性隨硬度而增加的程度遠比純金屬或未經熱處理的
鋼小得多,經過冷作硬化的材料其耐磨性并未提高。
2.磨粒的機械性能 磨粒硬度遠高于材料硬度時磨損嚴重,磨粒
硬度低于材料硬度時磨損顯著減少。當磨粒和材料的屈服應力相等時
,在磨粒較粗大的情況下不會發生擦傷,而磨粒較細時,當材料硬度
和磨粒硬度比值接近于1.2時則出現一些擦傷。當磨粒硬度比材料硬
度高得多時,細磨粒對表面的磨損作用要比粗磨粒小得多。通常在最
初,磨粒磨損率較高,經過一段磨損后,由于磨粒的破碎和尖角的磨
鈍,磨損率下降。
3,磨粒的幾何形狀與大小 磨粒與材料接觸的突出部分形狀不規
則而且變異較大,但可以簡化為棱形、圓錐形和球形。當棱形夾角和
圓錐錐角或球形半徑減少時磨損嚴重。在磨損過程中突出部分的形狀
鈍化,磨損變緩。磨粒破碎后,形狀變得鋒利會加劇磨損,但同時磨
粒尺寸變小對磨損率也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