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石墨相的形狀和分布斷口分析顯微鏡
用于控制金相組織的最終處理,通常是以細化晶粒為目的。控制
的一個重要例子是加入附加元素控制石墨相的形狀和它的分布。一般
灰鑄鐵澆注時用硅孕育,以控制奧氏體—石墨共晶晶粒度和石墨片的
分布,采用鎂或鈰附加劑生產(chǎn)球狀石墨鑄鐵。
晶粒細化處理廣泛用于輕合金鑄件,包括采用鈦和硼作為最終階
段的附加劑。另一個輕合金熔煉處理的例子是用少量的鈉作附加劑、
或用鈉鹽對鋁硅合金共晶組織進行變質(zhì)處理。
爐子最終用附加劑常常是引進高活性合金成分,這種成分若包含
在原爐料中往往因優(yōu)先氧化而損失掉。這些附加劑可以壓入熔池內(nèi)或
澆注前放入澆包內(nèi)以避免直接燃燒損失。一個對熔液處理有用的裝置
是多孔塞,氣體通過多孔塞進入澆包,除了用氮和氬氣泡進行除氣外
,采用攪拌使金屬液與附加劑快速混合。
粉粒分配吹管也可用于這些目的噴入固體加入物。
5)熔煉質(zhì)量控制-
金屬在熔煉時的狀況可以由從爐子中取出試樣用不同試驗進行評
價,試樣可用來直接分析成分,同時也可用凝固時析出的氣體、斷口
外觀和其它間接顯示污染跡象的標準來判斷質(zhì)量。
熔池試樣的化學分析,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限制在幾種能進行快速分
析的元素,現(xiàn)在采用高度自動型的光譜和x?·射線熒光檢測儀可進行
各種各樣元素的測定,然而熔池試樣的全分析通常限于大的和重要的
爐次,這時它的成分需用精煉來調(diào)整,在其它情況下按鑄件進行分析
。
金屬質(zhì)量的主要方面之一是金屬液中存在溶解的氣體,雖然可以
用直接分析方法89—85,但氣體含量也可用肉眼觀察凝固中的金屬試
樣。觀察金屬漲起或收縮的相對趨勢。把正在凝固的試樣放在密閉的
真空室內(nèi),用孔隙度和固體的最終形狀指明金屬液的狀況,試驗條件
需要嚴格標準化,這種方法適用于輕合金和銅合金。